文章轉自材料化學快訊
.jpg)
剛剛,萬眾矚目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了!
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顧誦芬院士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jpg)
王大中院士
王大中,核工程與核安全專家,早年從事高溫氣冷堆研究,后從事低溫核供熱堆研究。1935年2月11日生于河北省昌黎。195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82年于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獲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世紀60年代參與創建清華大學核能研究基地及屏蔽實驗反應堆的研究與建設。80年代,主持領導建成世界首座一體化殼式核供熱堆-5兆瓦低溫核供熱堆,在我國開創了核能供熱新領域。近20年來,積極倡導并主持領導高溫氣冷堆的研究與發展,于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塊式球床高溫氣冷堆-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
.jpg)
顧誦芬,飛機設計專家,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高空高速殲擊機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及美國宇航學會會員,被譽為“殲8之父”。1930年2月4日生于江蘇蘇州。1951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直接組織、領導和參與了低、中、高三代飛機中的多種飛機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先后承擔殲教1型和殲教6型噴氣式教練機的氣動設計工作;他利用系統工程管理方法,把飛機各專業系統技術融合在一個總體優化的機型內,成功研制殲8Ⅱ飛機;領導了飛機主動控制技術研究、高性能遠景飛機概念研究。自1999年設立至2019年,共有33位科學家登上了我國科技界的最高領獎臺。其中,7位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黃昆、王選、謝家麟、王忠誠、屠呦呦、于敏和曾慶存)、6位畢業于清華大學(金怡濂、王永志、葉篤正、吳征鎰、鄭哲敏和劉永坦)。
.jpg)
.jpg)
.jpg)
.jpg)